|
NMP的危害有哪些?N-甲基吡咯酮(以下簡稱NMP)通常是由γ-丁內酯和甲胺組成,可作為泛用溶劑或化學組成制程之中間體,在常溫下為無色、具微氨味的透明液體,遍及用于石油化學工業(yè)、微電子組裝工業(yè),以及多種化合物的制造,包含顏料、化妝品、藥品、殺蟲劑、除草劑、去霉劑等。同時因其相對毒性較低,亦被利用來代替剝漆劑中毒性較高的有機溶劑,如二氯甲烷,1,1,1-三氯乙烷或氟氯烴類等。而跟著光電及半導體工業(yè)成為主流工業(yè),作為泛用清洗溶劑的NMP,用量也逐年增加。當然去過鋰電池廠的碼字工也是可以在涂布崗位看到NMP的身影的。 (一)動物實驗及其他毒理檢驗 現在關于NMP相關研討的論文適當有限,以下為針對所收集到的資料的匯整: 1.急慢毒: 顯露于NMP中的毒性,視蒸氣對氣膠濃度比與顯露面積巨細(例如僅頭部顯露或全身顯露)而定。其可經由皮膚吸收、呼吸及吞下進入人體,而因為皮膚對氣膠的吸收度比對蒸氣要高,因此顯露于含有NMP的氣膠的攝入量比顯露于含有NMP的蒸氣還要高。急性吸入100-200ppm(1ppm=4.05 mg/m3)時,會影響鼻、喉、皮膚、眼睛;更高濃度或許按捺中樞神經,引起頭痛、惡心;極高濃度則或許導致意識損失,乃至去世。長期觸摸皮膚則會對神經、肝及皮膚形成影響。 2.致癌性: 現在并無人類致癌性的發(fā)現。而針對小鼠(mouse)進行78周的實驗發(fā)現在劑量784mg/kg下可觀察到肝臟腫瘤。 3. 生育毒性或發(fā)育毒性: 老鼠實驗中,顯露于濃度1000mg/m3的NMP蒸氣中,且顯露期間為每天6小時,每周5天,繼續(xù)13周的景象下,體重的增加會減緩,且紅血球、血紅蛋白、血球容積等皆增加。以喂養(yǎng)辦法進行的老鼠實驗,發(fā)現針對生育毒性與發(fā)育毒性所推論的NOAEL分別為250、125mg/kg。若顯露途徑的呼吸則NOAEL分別為30、60ppm。 4.相關的人類流行病學研討: 現在尚無供認個案陳述。依據針對顏料去除工人的個人顯露點評研討,TWA濃度十分低(1.01±0.89mg/m3),STEL濃度也不高(4.71±6.17mg/m3),均遠低于各國已設定的工作觸摸限值。在半導體廠的職工個人顯露點評中發(fā)現:個人的顯露值均低于1ppm;但同一研討的區(qū)域采樣效果發(fā)現:一般工作區(qū)域的濃度亦低于1ppm,貯存槽鄰近區(qū)域的濃度規(guī)模為1.04-5.42ppm,但在NMP的取用區(qū)則高達67ppm。盡管均低于現存的法規(guī)規(guī)范(芬蘭除外),然在個人顯露濃度高于0.7ppm達30分鐘以上,則會形成身體不舒服的感覺,如果長期的顯露則會發(fā)生長期性得頭痛。
|